
产品型号:YST909B-CH980
更新时间:2025-10-11
厂商性质:生产厂家
访 问 量 :105
1.检测精度高:在常规检测量程内,误差可控制在 ±2% FS(满量程)以内,能精准捕捉水中余氯浓度的微小变化,满足水质监测对数据准确性的严苛要求。
2.检测范围广:可覆盖 0-1mg/L、0-5mg/L、0-10mg/L 等多种常用量程,部分型号支持量程扩展,能适配不同场景下的余氯检测需求,如饮用水消毒监测、工业循环水杀菌控制等。
3.响应速度快:从样品接触传感器到输出检测结果,响应时间通常不超过 60 秒,可实时反映水中余氯浓度动态,为水质调控提供及时数据支撑。
4.运行稳定性强: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,能抵御水中常见杂质(如悬浮物、有机物)及环境温度波动(一般适用温度范围 0-50℃)的影响,连续运行 30 天内,零点漂移不超过 ±1% FS,确保长期监测数据的可靠性。
1.实时监测,动态调控:相较于离线检测方法,可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水中余氯浓度,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系统,当浓度超出设定阈值时,能及时触发报警或联动加药设备,实现水质的动态调控,避免余氯过高造成水质二次污染或过低导致杀菌。
2.自动化程度高:支持自动校准(可设定定期自动校准周期,如 7 天、14 天)、自动清洗(通过内置清洗装置定期清除传感器表面污垢,减少人工维护),降低人工操作强度,减少人为误差,提升监测效率。
3.环境适应性强:机身采用防水、防腐材质设计,防护等级可达 IP65 及以上,能适应潮湿、多尘的现场环境,如污水处理厂、工业车间等,同时可耐受一定的电压波动(如 AC 220V±10%),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。
4.数据存储与追溯便捷:具备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,可保存至少 1 年的历史监测数据,支持 USB 导出或通过 RS485、4G 等通讯方式上传至云平台,方便用户追溯水质变化趋势,满足环保监管部门的数据备案需求。
参数类别 | 具体参数 |
检测性能 | 检测物质:游离余氯、总余氯(部分型号可切换)量程范围:0-1mg/L、0-5mg/L、0-10mg/L(可定制扩展)分辨率:0.001mg/L(低量程)、0.01mg/L(高量程)示值误差:±2% FS响应时间:T90≤60 秒零点漂移:±1% FS/30 天量程漂移:±2% FS/30 天 |
环境条件 | 工作温度:0-50℃相对湿度:≤90% RH(无冷凝)防护等级:IP65存储温度:-20-60℃ |
输出与供电 | 模拟输出:4-20mA 直流信号(负载≤750Ω)数字输出:RS485(Modbus-RTU 协议),部分型号支持 4G / 以太网报警输出:2 组继电器输出(常开 / 常闭可选,负载 AC 250V/5A 或 DC 30V/5A)供电电源:AC 220V±10%,50Hz;或 DC 24V±10%(可选) |
其他 | 样品温度:5-45℃(超出需加恒温装置)样品压力:0.1-0.3MPa样品流量:100-300mL/min校准方式:自动两点校准(零点校准、跨度校准)清洗方式:自动清洗(空气清洗或化学清洗,可选) |
1.明确检测需求:
确定检测物质:需区分检测游离余氯还是总余氯,若需同时监测两种指标,需选择具备双参数检测功能的型号。
确定量程范围: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余氯浓度范围选择,如饮用水出厂水余氯浓度通常为 0.3-4mg/L,可选择 0-5mg/L 量程;工业循环水余氯浓度可能较低,可选择 0-1mg/L 量程。
2.适配应用场景:
市政供水 / 饮用水:需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关要求,具备高稳定性和低检出限的型号,且需支持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。
污水处理(如污水消毒后排放):需选择抗污染能力强,能耐受高悬浮物、高有机物含量样品的型号,建议配备自动化学清洗功能。
工业循环水(如冷却水处理):需考虑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腐蚀性物质(如氯离子、硫酸根),选择耐腐蚀性材质的传感器,同时需支持与工业控制系统(如 DCS、PLC)联动。
泳池 / 景观水:需选择体积小巧、安装便捷,且具备低维护成本的型号,优先考虑支持自动空气清洗的产品,减少化学试剂使用。
3.考量环境因素:
安装环境温度 / 湿度:若安装在室外或高温高湿环境,需选择防护等级≥IP65,且工作温度范围覆盖实际环境温度的型号,必要时配备保温或散热装置。
供电条件:根据现场供电方式(AC 220V 或 DC 24V)选择对应供电型号,若存在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,建议选择具备电压稳压功能的产品。
4.关注运行成本:
试剂消耗:部分型号采用比色法检测,需定期更换试剂,需对比不同型号的试剂消耗量及试剂成本;电极法检测型号无需频繁更换试剂,长期运行成本更低。
维护频率:选择自动清洗、自动校准功能完善的型号,可减少人工维护次数,降低维护成本,同时需关注传感器的使用寿命(通常电极寿命为 1-2 年)及更换成本。
1.市政供水领域:
应用环节:自来水厂的沉淀池出水、滤后水、出厂水,以及管网末梢水监测。
作用:实时监测余氯浓度,确保出厂水余氯达标(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GB 5749-2022 要求),防止管网内细菌滋生,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。
2.污水处理领域:
应用环节:污水处理厂的消毒池出水(如采用氯消毒工艺)。
作用:监测消毒后水中余氯浓度,确保出水余氯符合排放标准(如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GB 18918-2002),避免余氯过高对受纳水体生态造成影响。
3.工业循环水领域:
应用环节:电力、化工、冶金等行业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。
作用:通过监测余氯浓度,控制加氯量,抑制循环水中细菌、藻类滋生,防止生物黏泥堵塞管道和设备,保障循环水系统高效运行,减少设备腐蚀。
4.泳池与景观水领域:
应用环节:公共泳池、酒店泳池、小区景观水体等。
作用:实时监测水体余氯浓度(通常需维持在 0.3-1.0mg/L),确保水质卫生,防止细菌传播,同时避免余氯过高刺激人体皮肤和黏膜。
1.场地选择:
避免安装在阳光直射、高温、高湿、强振动或强电磁干扰的位置(如靠近电机、变频器等设备),建议安装在室内或带有遮阳防雨功能的室外控制柜内。
取样点选择:需位于水流稳定、无湍流、无气泡的管道段,避免靠近泵出口、阀门或弯道处,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;取样点距离分析仪安装位置不宜过远(建议≤5 米),减少样品传输延迟。
2.设备与配件准备:
检查分析仪主机、传感器、取样管路、校准溶液、清洗装置(若有)等配件是否齐全,外观是否完好。
准备必要的安装工具(如扳手、螺丝刀、管钳)、密封材料(如生料带、密封圈)及电源线缆、通讯线缆。
1.主机安装:
采用壁挂式安装时,需先固定安装支架(确保支架水平、牢固),再将主机挂载至支架上,主机与墙面间距≥10cm,便于散热和维护。
采用盘装式安装时,需按照主机尺寸在控制柜面板上开孔,将主机嵌入孔内,用固定螺丝紧固,确保面板平整。
2.取样管路连接:
从取样点管道引出取样管(建议采用 UPVC 或不锈钢材质,避免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),接入分析仪的样品入口;样品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回水管或排水管道,回水管需避免出现虹吸现象(出口高度高于取样点)。
管路连接时需缠绕生料带(螺纹连接处),确保密封良好,无渗漏;在取样管路上安装阀门,便于调节样品流量和停机维护。
3.传感器安装:
若为浸入式传感器,需将传感器插入样品池中(确保传感器探头浸没在样品中,且无气泡附着),用固定夹固定传感器线缆,避免线缆拉扯损坏。
若为流通式传感器,需将传感器串联在取样管路中,注意传感器的安装方向(按照产品标识的水流方向安装),确保样品顺利流经传感器探头。
4.线缆连接:
连接电源线缆:按照分析仪接线端子标识,接入对应规格的电源(AC 220V 或 DC 24V),注意区分火线、零线、地线,确保接地良好(接地电阻≤4Ω),防止触电和电磁干扰。
连接通讯线缆:若需数据上传,将通讯线缆(如 RS485 线缆、网线或 4G 天线)连接至对应端子,按照通讯协议要求设置分析仪的地址、波特率等参数,确保与上位机或云平台通讯正常。
连接报警与控制线缆:若需联动外部设备(如加药泵、报警灯),将继电器输出线缆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控制端子,设置报警阈值和控制逻辑。
1.通电前检查:
再次检查管路连接、线缆连接是否正确,有无松动或接反;打开取样管路阀门,调节样品流量至 100-300mL/min,观察管路是否渗漏,样品流量是否稳定。
2.开机与参数设置:
接通电源,打开分析仪电源开关,仪器进入自检模式(自检通过后显示正常工作界面)。
进入参数设置菜单,设置检测量程、单位(mg/L)、校准周期、清洗周期、报警阈值、通讯参数(地址、波特率、校验位)等参数,参数设置完成后保存并重启仪器。
3.校准操作:
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,准备零点校准溶液(如无氯水)和跨度校准溶液(已知浓度的余氯标准溶液)。
进入校准菜单,选择 “零点校准",将传感器浸入零点校准溶液中,待读数稳定后执行零点校准;再选择 “跨度校准",将传感器浸入跨度校准溶液中,待读数稳定后执行跨度校准;校准完成后,仪器自动保存校准数据,返回正常检测界面。
1.日常监测:
每日查看分析仪的检测数据是否正常,有无异常波动或报警信息,若发现数据异常,需及时排查原因(如样品流量、传感器污染、校准失效等)。
每周检查取样管路是否通畅,有无堵塞或渗漏;检查传感器探头表面是否清洁,若有污垢附着,需手动清洗(用软布或海绵蘸取清水轻轻擦拭,避免划伤探头)。
2.定期校准:
按照设定的校准周期(通常为 7-14 天)进行自动校准;若检测数据偏差较大或更换传感器后,需手动进行校准,确保检测精度。
定期检查校准溶液的有效期,过期的校准溶液需及时更换,新配制的校准溶液需搅拌均匀,浓度准确。
3.定期维护:
每月检查电源线缆、通讯线缆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老化、破损;检查继电器输出功能是否正常(可通过模拟报警信号测试)。
每 3-6 个月对取样管路进行清洗(用清水冲洗管路,若有顽固污垢,可采用溶液(5% 浓度)浸泡清洗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);若为比色法分析仪,需定期更换试剂(按照试剂使用寿命更换)。
传感器使用寿命到期后(通常 1-2 年),需及时更换新传感器,并重新进行校准。
1.无显示或无法开机:
检查电源是否正常(如电源开关是否打开、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、保险丝是否熔断),若保险丝熔断,需更换同规格保险丝后再次尝试开机。
若电源正常,可能为仪器内部电路故障,需联系专业人员维修,不可自行拆解。
2.检测数据不准确或漂移过大:
排查样品问题:检查样品流量是否稳定(是否在 100-300mL/min 范围内)、样品温度是否超出正常范围(5-45℃)、样品中是否存在大量悬浮物或气泡(可通过过滤或排气处理)。
排查传感器问题: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污染(需清洗)、传感器是否老化(需更换);若为电极法传感器,检查电极电解液是否充足(不足时需补充)。
排查校准问题:检查校准溶液是否过期或浓度不准确(需更换新校准溶液重新校准)、校准操作是否规范(需按照说明书重新校准)。
3.通讯故障(数据无法上传):
检查通讯线缆连接是否牢固、有无破损,通讯参数(地址、波特率、校验位)是否与上位机或云平台一致。
若为 RS485 通讯,可使用万用表测量通讯线缆的信号是否正常;若为 4G 通讯,检查 4G 信号强度(是否≥2 格)、SIM 卡是否欠费或损坏。
4.报警异常(误报警或不报警):
检查报警阈值设置是否合理(是否与实际需求匹配),若阈值设置过高或过低,需重新调整。
检查继电器输出回路是否正常(如线缆连接、外部设备是否故障),若继电器故障,需更换继电器模块。
Copyright © 2025 大连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辽ICP备2021008161号-11
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